鳵
鳵 部 首
鳥
部外笔画
3
鳵总笔画
14
鳵 结 构
左右结构
鳵造字法
繁体字
鳵
鳵统一码
U+9CF5
鳵五笔86
NFWO
鳵五笔98
NFQO
鳵 仓 颉
NJHAF
四角号码
17427
汉字编号
鳵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ǎo ㄅㄠˇ
鳵字笔顺
折横竖撇竖折横横横折捺捺捺捺 鳵的笔顺
基本含义
● 鳵 bǎo ㄅㄠˇ ◎ 古同“鸨”。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bǎo][《廣韻》博抱切,上晧,幫。]“鸨1”的繁体字。亦作“鳵1”。(1)鸟名。似雁而略大,头小,颈长,背部平,翅膀阔,尾巴短。羽色颈部为淡灰色,背部有黄褐和黑色斑纹,腹面近白色。常群栖草原地带,飞止有行列,足健善驰,能涉水。肉粗味美,可供食用。羽毛可作装饰品。(2)指老妓或妓女的假母。(3)毛黑白相杂的马。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中】【鳥字部】 鳵;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482第19【玉篇】布老切,與鴇同。性不止樹。【班固·西都賦】鶬鴰鳵鶂。李註鳵似鴈無後趾。【埤雅】鳵無舌,兔無𦜉。【管子·輕重甲篇】非十鈞之弩,不能中鵾雞鷺鳵。又叶彼五切【徐幹·齊都賦】鴐鵞鶬鴿,鴻鴈鷺鳵。連軒翬霍,覆水掩渚。考證:〔【班固·西都賦】鶬鴰鳵鶂。【註】鳵似鷹而大,無趾。〕 謹照原文改李註鳵似鴈無後趾。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鳵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