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憯的字典解释
cǎn

憯  部  首
部外笔画
12
憯总笔画
15
憯  结  构
左右结构
憯造字法
繁体字
憯统一码
U+61AF
憯五笔86
NAQJ
憯五笔98
NAQJ
憯  仓  颉
PMUA
四角号码
91061
汉字编号

憯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cǎn  ㄘㄢˇ

憯字笔顺

捺捺竖横折撇折横折撇折竖折横横 憯的笔顺

基本含义

cǎn  ㄘㄢˇ ◎ 古同“惨”。万分悲怜,凄惨。 ◎ 残暴。 ◎ 锋利:“兵莫憯于志,镆铘为下。” ◎ 竟然:“胡宁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 ◎ 忧伤:“故其风中人状,直憯悽惏慄。” ◎ 速疾之意。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cǎn  〈形〉 (1) (形声。从心,朁( cǎn )声。本义:悲痛,伤心) 同本义 [miserable;pitiful;sad] 憯,痛也。——《说文》 怨之憯于骨髓。——《淮南子·人间训》。注:“犹痛也。” 朕甚憯焉。——《汉书·东平思王宇传》 寡人憯然不知所出。——《汉书·淮南宪王钦传》 支体伤而心憯怛。——《盐铁论·诛秦》 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憯栗。——宋玉《风赋》 (2) 又如:憯恻(悲悽感伤);憯憯(忧苦的样子);憯痛(哀伤悲痛)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cǎn][《廣韻》七感切,上感,清。][《廣韻》青忝切,上忝,清。]亦作“1”。(1)惨痛;伤痛。(2)忧伤。(3)惨毒;残酷。(4)锋利。(5)急疾。参见“憯遬”。(6)副词。犹曾、竟然。

音韵参考

[广 韵]:七感切,上48感,cǎn,咸開一上覃清[平水韵]:上声二十七感[国 语]:cǎn[粤 语]:caam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上】【心字部】 憯;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404第02【正字通】俗𢡚字。【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感切,音慘。【說文】痛也。从心朁聲。【詩·小雅】胡憯莫懲。 又曾也。【詩·小雅】憯莫懲嗟。又【大雅】憯不畏明。 又【集韻】此忝切。亦痛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憯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憯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憯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憯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憯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

憯字组词

悲憯  烦憯  严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