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菼的字典解释
tǎn

菼  部  首
部外笔画
8
菼总笔画
11
菼  结  构
上下结构
菼造字法
繁体字
菼统一码
U+83FC
菼五笔86
AOOU
菼五笔98
AOOU
菼  仓  颉
TFF
四角号码
44809
汉字编号
7220

菼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tǎn  ㄊㄢˇ

菼字笔顺

横竖竖捺撇撇捺捺撇撇捺 菼的笔顺

基本含义

tǎn   ㄊㄢˇ ◎ 古书上指荻。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tǎn  〈名〉 初生的荻 [a kind of reed]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诗·王风·大车》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tǎn][《廣韻》吐敢切,上敢,透。]初生的荻,似苇而小,茎秆可以编席箔等。

音韵参考

[上古音]:谈部透母,tham[广 韵]:吐敢切,上49敢,tǎn,咸開一上談透[平水韵]:上声二十七感[粤 语]:taam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菼;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040第13【唐韻】吐敢切,音毯。【說文】雚之初生。【爾雅·釋草】菼,薍。【註】似葦而小,實中,江東呼爲烏蓲。【詩·王風】毳衣如菼。【箋】毳衣之屬有五色,其靑者如鵻。【傳】郭璞曰:菼草色如鵻,在靑白之閒。【字說】菼,中赤,始生未黑,黑已而赤,故謂之菼,可爲帚。【禮·玉藻·桃茢註】茢菼,帚也。 【說文】作𦵹。或作炎。考證:〔【爾雅·釋草】【註】江東呼爲鳥蓲。〕 謹照原文鳥蓲改烏蓲。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菼字字源字形小篆 菼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菼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菼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菼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菼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菼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菼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菼字组词

葭菼  野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