媿
媿 部 首
女
部外笔画
9
媿总笔画
12
媿 结 构
左右结构
媿造字法
繁体字
媿
媿统一码
U+5ABF
媿五笔86
VRQC
媿五笔98
VRQC
媿 仓 颉
VHI
四角号码
46413
汉字编号
媿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kuì ㄎㄨㄟˋ
媿字笔顺
折撇横撇竖折横横撇折折捺 媿的笔顺
基本含义
● 媿 kuì ㄎㄨㄟˋ ◎ 古同“愧”。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媿 kuì 〈动〉 (1) 惭愧。后作“愧” [feel ashamed] 媿,惭也。从女,鬼声。——《说文》。 所以媿厉之也。——《礼记·聘礼》 永媿乎道德。——《庄子·骈拇》 众人媿之。——《荀子·儒效》 (2) 又如:媿切(使之深深地感到惭愧);媿色(惭愧的神色);媿佩(对人佩服,自愧不如);媿怍(惭愧);媿赧(因惭愧而面红耳赤) (3) 羞辱 [humiliate] 媿,耻也。——《广雅》 大夫种始谋曰:“昔者 吴夫差不顾义而媿吾王。”—— 汉· 袁康《越绝书》 (4) 感谢 [thank] 臣常媿其长者,思有以报。——《新唐书》 心摇只待东方晓,长媿寒鸡第一声。——唐· 陆龟蒙《自遣》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kuì][《廣韻》俱位切,去至,見。]亦作“謉1”。(1)惭愧。(2)羞辱。(3)感谢。(4)姓。汉有媿牟、媿戊。[②][chǒu][《集韻》齒九切,上有,昌。]“醜1”的古字。
音韵参考
[广 韵]:俱位切,去6至,guì,止合三去脂B見[平水韵]:去声四寘[国 语]:kuì,guǐ[粤 语]:kwai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下】【女字部】 媿;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268第31【廣韻】俱位切【集韻】【韻會】基位切。𠀤同愧。或作謉䁛。詳愧字註。 又【集韻】醜古作媿。註詳酉部十畫。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