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泮的字典解释
pàn

泮  部  首
部外笔画
5
泮总笔画
8
泮  结  构
左右结构
泮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泮统一码
U+6CEE
泮五笔86
IUFH
泮五笔98
IUGH
泮  仓  颉
EFQ
四角号码
39150
汉字编号
4019

泮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pàn  ㄆㄢˋ

泮字笔顺

捺捺横捺撇横横竖 泮的笔顺

基本含义

pàn  ㄆㄢˋ ◎ 散,解:冰泮。泮涣(融解,分散)。 ◎ 〔泮池〕古代学宫前的水池。 ◎ 〔泮宫〕古代的学校。 ◎ 〔泮汗〕水广大的样子。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pàn  〈名〉 (1) (形声。从水,半声。本义:古代天子诸侯举行宴会或作为学宫的宫殿 。也称泮宫) (2) 同本义 [school]。西南为水,东北为墙,一半有水,一半无水 泮,诸侯饷射之宫。西南为水,东北为墙。——《说文》 泮宫,周学也。——《礼记·明堂位》 (3) 又如:泮宫(泮宇。西周诸侯所设大学);泮乡(学宫);泮池(泮水。学宫前的水池) (4) 通“畔”。岸;水边 [side;waterside] 隰则有泮。——《诗·卫风·氓》 (5) 又如:泮岸(畔岸,边际) (6) 河名。泮水 [Pan river]。发源于泰山西北谷,东南流经泰安县,又东南流入大汶河。如:泮林(泮水边的林木)词性变化 pàn  〈动〉 (1) 冰雪融解 [melt]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2) 又如:泮涣(融解;涣散);泮冻(解冻) (3) 通“判”。分离 [divide;separate] 其脆易泮。——《老子·六十四章》 (4) 又如:泮合(判合。配合;两半相合);泮坼(碎裂)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pàn][《廣韻》普半切,去换,滂。]“冸1”的今字。(1)融解。(2)引申为消除。(3)泮宫。古代学宫。(4)见“泮奂”。(5)通“畔”。岸;水边。(6)通“判”。分离。(7)通“判”。半。参见“泮合”。(8)水名。即北汶河。因其一源两分,半西南流,半东南流,故名。

音韵参考

[上古音]:元部滂母,phuan[广 韵]:普半切,去29換,pàn,山合一去桓滂[平水韵]:去声十五翰[国 语]:pàn[粤 语]:pun3[闽南语]:phoan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泮; 康熙笔画:9; 页码:页618第12〔古文〕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普半切,音判。【說文】諸侯鄕射之宮,西南爲水,東北爲牆。【詩·魯頌】思樂泮水。【箋】泮之言半也。半水者,蓋東西門以南通水,北無也。【禮·王制】作頖宮。 又【通典】兗州泗水縣有泮水。 又散也。【詩·邶風】迨冰未泮。 又與判同。【史記·陸賈傳】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 又與畔通。【詩·衞風】隰則有泮。【傳】泮,坡也。【箋】泮,讀爲畔。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泮字字源字形小篆 泮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泮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泮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泮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泮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泮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泮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泮字组词

冰泮  待泮  涣泮  集泮  泮宇  泮鸮  泮乡  泮水  泮然  泮芹  泮林革音  泮林  泮涣  泮奂  泮合  泮汗  泮宫  泮冻  泮池  泮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