跔
跔 部 首
足
部外笔画
5
跔总笔画
12
跔 结 构
左右结构
跔造字法
繁体字
跔
跔统一码
U+8DD4
跔五笔86
KHQK
跔五笔98
KHQK
跔 仓 颉
RMPR
四角号码
67120
汉字编号
跔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jū ㄐㄩ
跔字笔顺
竖折横竖横竖横撇折竖折横 跔的笔顺
基本含义
● 跔 jū ㄐㄩˉ ◎ (腿脚)抽筋:“天寒足跔。”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跔 jū 〈动〉 天寒筋脉抽搐,手足关节不能屈伸 [twitch] 跔,天寒足跔也。从足从句,会意。句亦声。——《说文》 跔,天寒足跔。寒冻,手足跔不伸也。——《玉篇》 师旷躅其足,太子问之,曰,天寒足跔。——《周书·太子晋》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jū][《廣韻》舉朱切,平虞,見。](1)谓手足屈曲难伸。(2)见“跿跔”。[②][qǔ][《集韻》顆羽切,上噳,溪。]疾行貌。
音韵参考
[广 韵]:舉朱切,上平10虞,jū,遇合三平虞見[粤 语]:keoi1[闽南语]:khu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足字部】 跔;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223第28【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𠀤音拘。【說文】天寒足跔也。【玉篇】寒凍手足跔不伸也。 又【戰國策】跿跔科頭。【史記·張儀傳註】跳躍也。又偏舉一足曰跿跔。 又【集韻】權俱切,音劬。義同。或作跼。 又【集韻】顆羽切,音踽。與䞤同。【類篇】行貌。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跔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