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蓷的字典解释
tuī

蓷  部  首
部外笔画
11
蓷总笔画
14
蓷  结  构
上下结构
蓷造字法
繁体字
蓷统一码
U+84F7
蓷五笔86
ARWY
蓷五笔98
ARWY
蓷  仓  颉
TQOG
四角号码
44515
汉字编号

蓷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tuī  ㄊㄨㄟ

蓷字笔顺

横竖竖横竖横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蓷的笔顺

基本含义

tuī   ㄊㄨㄟˉ ◎ 一种中药草,即“益母草”:“中谷有蓷,暵其乾矣。”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tuī  〈名〉 益母草,又称“茺蔚” ( chōngwèi)[motherwort] 萑,蓷。——《尔雅》。郭璞注:“今茺蔚也。叶似荏,方茎,白华,华在节间,又名益母。”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tuī][《廣韻》他回切,平灰,透。][《廣韻》尺隹切,平脂,昌。]益母草。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草或子实入药。

音韵参考

[广 韵]:叉隹切,上平6脂,,止合三平脂A初[平水韵]:上平四支·上平十灰[粤 语]:teo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蓷;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052第32【唐韻】他回切【韻會】通回切,𠀤音推。【說文】萑也。【爾雅·釋草】萑蓷。【註】今茺蔚也。又名益母。【詩·王風】中谷有蓷。又【正韻】昌垂切,音吹。義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蓷字字源字形小篆 蓷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蓷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蓷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蓷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蓷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蓷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蓷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蓷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