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袿的字典解释
guī

袿  部  首
部外笔画
6
袿总笔画
11
袿  结  构
左右结构
袿造字法
繁体字
袿统一码
U+88BF
袿五笔86
PUFF
袿五笔98
PUFF
袿  仓  颉
LGG
四角号码
34214
汉字编号

袿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guī  ㄍㄨㄟ

袿字笔顺

捺折竖撇捺横竖横横竖横 袿的笔顺

基本含义

guī   ㄍㄨㄟˉ ◎ 古代妇女所穿的华丽的衣服:“振绣衣,被袿裳。” ◎ 衣袖:“理袿襟,整服饰。” ◎ 衣后襟。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guī  (1) 长襦。妇女的上服 [woman's gown] 振绣衣,被珪裳。——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序》 (2) 又如:珪衣(古代妇女的上等长袍);珪熏(珪衣的熏香);珪徽(古代妇女珪衣上所佩的香缨);珪裳(珪衣)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guī][《廣韻》古攜切,平齊,見。](1)即长襦。妇女的上服。(2)泛指命服。(3)衣袖。

音韵参考

[广 韵]:古攜切,上平12齊,guī,蟹合四平齊見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下】【衣字部】 袿;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116第13【唐韻】古攜切【集韻】【韻會】涓畦切,𠀤音圭。【廣雅】長襦也。【釋名】婦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後漢·皇后紀】簪珥光采,袿裳鮮明。【傅毅·舞賦】華袿飛髾而雜纖羅。 又【集韻】均窺切,音規。【類篇】衣袪。【揚子·方言】袿謂之裾。【嵆康詩】微風動袿。【張華·白紵歌】羅袿徐轉紅袖揚。 又【博雅】袖也。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袿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袿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袿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袿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袿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袿字组词

黄袿  连袿  马袿  遗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