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墠的字典解释
shàn

墠  部  首
部外笔画
12
墠总笔画
15
墠  结  构
左右结构
墠造字法
繁体字
墠统一码
U+58A0
墠五笔86
FKKF
墠五笔98
FKKF
墠  仓  颉
GRRJ
四角号码
46156
汉字编号
7204

墠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shàn  ㄕㄢˋ

墠字笔顺

横竖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横横竖 墠的笔顺

基本含义

shàn   ㄕㄢˋ ◎ 古代祭祀或会盟用的场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 ◎ 经过除草、整治的郊外的土地: “城东门之外有墠。”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墠 shàn  〈名〉 (1) 经过整治的郊野平地 [field] 东门之墠墠,茹墠在阪。——《诗·郑风·东门之墠》 (2) 通“坛”( tán)。祭坛,在平地上筑的高台 其广增诸祀墠场墠币。——《史记·文帝本纪》 (3) [yard for sacrifice] 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礼记》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shàn][《廣韻》常演切,上獮,禪。](1)经过整治的郊野平地。(2)供祭祀用的经清扫的场地。(3)清扫场地。[②][chǎn][《集韻》齒善切,上,昌。]通“繟1”。宽缓;安然。

音韵参考

[上古音]:元部禅三母,zjian[广 韵]:常演切,上28獮,shàn,山開三上仙A常[平水韵]:上声十六铣[国 语]:shàn[粤 语]:sin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中】【土字部】 墠;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238第29【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善。【說文】野土也。一曰除地祭處,築土爲壇,除地爲墠。【書·金縢】爲三壇同墠。【禮·祭法】王立七廟,一壇一墠。又爲祧,有二去祧,爲壇去壇,爲墠去墠曰鬼。 又【集韻】【韻會】𠀤時戰切,音膳。義同。 又【集韻】他干切,音灘。寬也。 又叶虞遠切,音阮。【詩·鄭風】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又與壇通。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墠字字源字形小篆 墠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墠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墠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墠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墠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墠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墠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墠字组词

坛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