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杬的字典解释
yuán

杬  部  首
部外笔画
4
杬总笔画
8
杬  结  构
左右结构
杬造字法
繁体字
杬统一码
U+676C
杬五笔86
SFQN
杬五笔98
SFQN
杬  仓  颉
DMMU
四角号码
41912
汉字编号

杬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yuán  ㄩㄢˊ

杬字笔顺

横竖撇捺横横撇折 杬的笔顺

基本含义

yuán   ㄩㄢˊ ◎ 古书上说的一种乔木,树皮煎汁可贮藏和腌制水果、蛋类。 ◎ 古同“芫”,芫花。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yuán][《廣韻》愚袁切,平元,疑。](1)木名。生南方,皮厚,煎汁可用来腌制果品和禽蛋。(2)同“芫”。草名。又名鱼毒。[②][wán]犹按摩,推拿。

音韵参考

[广 韵]:愚袁切,上平22元,yuán,山合三平元疑[平水韵]:上平十三元[国 语]:yuán,wán[粤 语]:jyun4laam2laam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杬; 康熙笔画:8; 页码:页513第05【唐韻】愚袁切【集韻】遇袁切,𠀤音元。【玉篇】木名。【左思·吳都賦】綿杬杶櫨。【李善註】杬,大樹也,皮厚,味近苦澀,剝乾之,皮正赤,煎汁以藏衆果,使不敗壞,豫章有之。 又【爾雅·釋木】杬,魚毒。【註】本作杭。【郭疏】與李註同。《正字通》引《容齋隨筆》改入杬字,今從之。 又五患切,音玩。【史記·扁鵲傳】鑱石撟引,案杬毒熨。【索隱】杬謂按摩而玩弄身體使調也。 又【集韻】虞怨切,音願。椹也。 又【集韻】吾官切,音岏。義同。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杬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杬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杬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杬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杬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杬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杬字组词

咸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