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
薌 部 首
艹
部外笔画
11
薌总笔画
14
薌 结 构
上下结构
薌造字法
繁体字
薌
薌统一码
U+858C
薌五笔86
AXTB
薌五笔98
AXTB
薌 仓 颉
TVHL
四角号码
44227
汉字编号
薌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xiāng ㄒㄧㄤ
薌字笔顺
横竖竖折折撇捺折横横折捺折竖 薌的笔顺
基本含义
● 薌 xiāng ㄒㄧㄤˉ ◎ 见“芗”。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xiāng][《廣韻》許良切,平陽,曉。]“芗1”的繁体字。(1)谷类的香气。参见“薌合”、“薌萁”。(2)指紫苏之类的香草。古人用以调味。(3)通“香”。香气。(4)通“香”。炷香;香火。[②][xiǎng][《集韻》許兩切,上養,曉。]“芗2”的繁体字。通“響1”。
音韵参考
[广 韵]:許良切,下平10陽,xiāng,宕開三平陽曉[平水韵]:下平七阳[粤 语]:hoe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薌;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060第29【唐韻】許良切,音鄕。【說文】穀氣也。【禮·曲禮】黍曰薌合,粱曰薌萁。又【內則】春宜羔豚膳膏薌。【註】牛膏薌,犬膏臊。 又地名。【張衡·南都賦】華薌重秬。【註】華薌,鄕名。 又通香。【荀子·非相篇】芬薌以送之。【史記·滑稽傳】微聞薌澤。 又【集韻】許兩切,通響。【前漢書·揚雄傳】薌呹肹以棍根兮。考證:〔【前漢·揚雄反騷】薌呹肹以棍根兮。〕 謹照原書改前漢書揚雄傳。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薌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