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铚的字典解释
zhì

铚  部  首
部外笔画
6
铚总笔画
11
铚  结  构
左右结构
铚造字法
繁体字
铚统一码
U+94DA
铚五笔86
QGCF
铚五笔98
QGCF
铚  仓  颉
XCMIG
四角号码
81714
汉字编号
7278

铚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zhì  ㄓˋ

铚字笔顺

撇横横横折横折捺横竖横 铚的笔顺

基本含义

(銍) zhì   ㄓˋ ◎ 古代一种短的镰刀。 ◎ 割稻穗。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銍 zhì  〈名〉 (1) 一种小镰刀,古时用以割禾 [small sickle] 铚,获禾短镰也。——《说文》 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鎒、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管子·轻重乙》 (2) 割下的禾穗 [the mowed ear of grain] 百里赋纳铚,二百里纳铚。——《书·禹贡》 (3) 古县名 [Zhi county]。在今安徽省宿县西南词性变化 銍 zhì  〈动〉 (1) 收获,刈 [mow] 截颖谓之铚。——《小尔雅》 铚铚,断禾穗也。——《释名》 奄观铚艾。——《诗·周颂·臣工》 (2) 又如:铚铚(割取稻穗的声音);铚艾(收割。引申为收获);铚权(用武力慑服与用计谋控制对手)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zhì][《廣韻》之日切,入質,章。][《廣韻》陟栗切,入質,知。]“铚1”的繁体字。(1)短镰刀。(2)用镰刀割。参见“銍艾”。(3)割下的禾穗。(4)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县西南。

音韵参考

[平水韵]:入声四质[粤 语]:zat6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铚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铚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铚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

铚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