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盠的字典解释

盠  部  首
部外笔画
9
盠总笔画
14
盠  结  构
上下结构
盠造字法
繁体字
盠统一码
U+76E0
盠五笔86
XELF
盠五笔98
XELF
盠  仓  颉
VOBT
四角号码
27102
汉字编号

盠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lí  ㄌㄧˊ

盠字笔顺

折折横撇折撇撇撇捺竖折竖竖横 盠的笔顺

基本含义

lí   ㄌㄧˊ ◎ 以瓢为饮器。 ◎ 古代一种官职名称,在司徒、司马、司空之上,兼管东西军政:“盠之地位甚高,在三司之上。” ◎ 古同“蠡”,虫蛀木。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lí][《廣韻》郎奚切,平齊,來。][《廣韻》盧啓切,上薺,來。](1)古代职官名。兼管东西军政,在司徒、司马、司空之上。(2)见“盠頂”。

音韵参考

[广 韵]:郎奚切,上平12齊,lí,蟹開四平齊來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皿字部】 盠;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795第21【廣韻】郞奚切【集韻】憐題切【正韻】鄰溪切,𠀤音黎。【博雅】瓢也。【廣韻】以瓢爲飲器也。一曰簞也。 又【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𠀤黎上聲。義同。 【集韻】與劙同。亦作𥂻。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盠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盠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盠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盠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盠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盠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