枊
枊 部 首
木
部外笔画
4
枊总笔画
8
枊 结 构
左右结构
枊造字法
繁体字
枊
枊统一码
U+678A
枊五笔86
SQBH
枊五笔98
SQBH
枊 仓 颉
DHVL
四角号码
47920
汉字编号
枊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àng ㄤˋ
枊字笔顺
横竖撇捺撇折折竖 枊的笔顺
基本含义
● 枊 àng ㄤˋ ◎ 拴马的桩子:“解绶系其颈,著马枊。” ◎ 枓栱:“飞枊鸟踊,双辕是荷。” ◎ 坚。 ◎ 古同“昂”。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枊 àng 〈名〉 (1) 拴马桩 [hitching post] 枊,马柱也。从木,卬声。——《说文》 刘备解绶,缚督邮马枊。——《三国志·蜀志》 (2) 斗拱 [dougong (a system of bracket in Chinese building)] 飞枊鸟踊。——何晏《景福殿赋》。注:“今人名屋四阿栱曰杄枊,或曰柳,当作枊,借枊为栱,柱头,斗栱也。”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àng][《廣韻》五浪切,去宕,疑。][《廣韻》五剛切,平唐,疑。](1)拴马桩。(2)斗栱。
音韵参考
[广 韵]:五岡切,下平11唐,áng,宕開一平唐疑[国 语]:àng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枊; 康熙笔画:8; 页码:页515第01【唐韻】五浪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浪切,𠀤卬去聲。【說文】繫馬柱。【蜀志】先主解綬繫督郵,著馬枊。 又【類篇】堅也。 又【集韻】魚剛切【韻會】疑剛切,𠀤音昂。義同。卬从匕,从亡者誤。𠨐、𠨑。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