剗
剗 部 首
刂
部外笔画
8
剗总笔画
10
剗 结 构
左右结构
剗造字法
繁体字
剗
剗统一码
U+5257
剗五笔86
AAJH
剗五笔98
AAJH
剗 仓 颉
IILN
四角号码
52500
汉字编号
剗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chǎn ㄔㄢˇ
剗字笔顺
横折撇捺横折撇捺竖竖 剗的笔顺
基本含义
● 剗 chǎn ㄔㄢˇ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chǎn][《廣韻》初限切,上産,初。]“刬1”的繁体字。“戔3”的被通假字。(1)同“鏟”。削除。(2)同“鏟”。农具名。铲子。(3)灭除;废除。(4)只;光着。(5)却;反而。(6)无端;平白。(7)同“棧”。[②][chàn]“刬2”的繁体字。见“一剗”。
音韵参考
[广 韵]:初限切,上26產,chǎn,山開二上山初[国 语]:chǎn[粤 语]:caan2[闽南语]:chan5,thoa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刀字部】 剗;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41第05【唐韻】初限切【集韻】【韻會】楚限切【正韻】楚𥳑切,𠀤音鏟。【玉篇】削也。【集韻】平也。【戰國策】剗而類,破吾家。【前漢·班固敘傳】革剗五等,制立郡縣。又【集韻】側展切,音展。刈也。【蘇軾·牛戩畫詩】王師本不戰,賊壘何足剗。笑指塵壁閒,此是老牛戩。又【韻會】初諫切,鏟去聲。攻也,平治也。本作𠟉,今文作剗。【韓愈詩】活計以鋤剗。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