凘
凘 部 首
冫
部外笔画
12
凘总笔画
14
凘 结 构
左右结构
凘造字法
繁体字
凘
凘统一码
U+51D8
凘五笔86
UADR
凘五笔98
UDWR
凘 仓 颉
IMTCL
四角号码
32121
汉字编号
7864
凘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sī ㄙ
凘字笔顺
捺横横竖竖横横横撇捺撇撇横竖 凘的笔顺
基本含义
● 凘 sī ㄙˉ ◎ 解冻后随水流动的冰块:“流凘纷兮将来下。”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凘 sī 〈名〉 (1) 漂流的冰 [floating ice] 与女游兮河之渚,流凘纷兮将来下。——《楚辞》 (2) 细碎的薄冰 [trash ice] 坐久吟移调,更长砚结凘。——唐· 方千《酬故人陈七都》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sī][《廣韻》息移切,平支,心。](1)漂流的冰。(2)细碎的薄冰。
音韵参考
[广 韵]:息移切,上平5支,sī,止開三平支A心[平水韵]:上平四支[国 语]:sī[粤 语]:s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冫字部】 凘;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33第31〔古文〕𠗧【唐韻】息移切【集韻】山宜切【韻會】相支切【正韻】相咨切,𠀤音斯。【說文】流冰也。从仌,斯聲。【徐曰】冰解而流也。【風俗通】冰流曰凘,冰解曰冸。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先齊切,音嘶。義同。又【正韻】息漬切,斯去聲。義同。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