鲚
鲚 部 首
鱼
部外笔画
6
鲚总笔画
14
鲚 结 构
左右结构
鲚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鱭
鲚统一码
U+9C9A
鲚五笔86
QGYJ
鲚五笔98
QGYJ
鲚 仓 颉
NMYKL
四角号码
20124
汉字编号
5768
鲚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jì ㄐㄧˋ
鲚字笔顺
撇折竖折横竖横横捺横撇捺撇竖 鲚的笔顺
基本含义
● 鲚 (鱭) jì ㄐㄧˋ ◎ 〔鲚鱼〕身体侧扁,长约十厘米,银白色。生活在海洋中,春季或初夏到河中产卵。俗称“凤尾鱼”。 ◎ (鱭)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鲚 鱭 jì 〈名〉 鱼名,亦作鮆 [long-tailed anchory]。体狭而扁,头小,口大,脊鳍短,臀鳍甚长,生活在近海,春季上溯于江河而产卵。太湖中亦有产者,全体银白色,亦名“刀鱼”、“鲚刀鱼”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jì][《廣韻》徂禮切,上薺,從。]“鲚1”的繁体字。鱼名。鱼纲,鯷科。体侧扁,尾部延长,银白色。胸鳍上部有游离的丝状鳍条,尾鳍不对称,腹部有棱鳞。雌大雄小。分布于太平洋,中国、朝鲜、日本、菲律宾和印度。我国产有凤鲚(亦称“烤子鱼”、“凤尾鱼”)、刀鲚(亦称“刀鱼”、“毛鲚”)等。春夏集群洄游到江河产卵,形成鱼汛。我国长江流域盛产。为名贵的经济鱼类。
音韵参考
[平水韵]:上声八荠[粤 语]:cai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中】【魚字部】 鱭; 康熙笔画:25; 页码:页1480第51【廣韻】徂禮切【集韻】在禮切,𠀤音薺。與鮆同。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