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搰的字典解释

搰  部  首
部外笔画
9
搰总笔画
12
搰  结  构
左右结构
搰造字法
繁体字
搰统一码
U+6430
搰五笔86
RMEG
搰五笔98
RMEG
搰  仓  颉
QBBB
四角号码
57027
汉字编号

搰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hú  ㄏㄨˊ

搰字笔顺

横竖横竖折折捺折竖折横横 搰的笔顺

基本含义

hú  ㄏㄨˊ ◎ 挖,掘出:“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 扰乱:鬼妄搰人。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hú  〈动〉 (1) 挖,掘 [dig]。如:狐埋狐搰 (2) 扰乱 [disturb] 简百鬼,鬼妄搰人,援以苇索,执以食虎。——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hú][《廣韻》户骨切,入没,匣。]亦作“抇1”。(1)掘,发掘。(2)扰乱。[②][kū][《集韻》苦骨切,入没,匣。](1)见“搰2搰”。(2)见“搰2拉”。

音韵参考

[广 韵]:戸骨切,入11沒*,hú,臻合一入魂匣[平水韵]:入声六月[国 语]:hú,gǔ[粤 语]:wat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搰;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448第07【唐韻】戸骨切【集韻】【韻會】胡骨切,𠀤音鶻。讀與活近。【說文】掘也。【呂覽】水之性淸,土者搰之。【註】濁也,亂也。 又【集韻】【韻會】𠀤苦骨切,音窟。義同。【吳語】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註】發也。 又用力貌。【莊子·天地篇】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 又【正韻】古忽切,音骨。義同。俗作搰,非。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搰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搰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搰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搰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搰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搰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搰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搰字组词

狐埋狐搰  营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