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斐的字典解释
fěi

斐  部  首
部外笔画
8
斐总笔画
12
斐  结  构
上下结构
斐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斐统一码
U+6590
斐五笔86
DJDY
斐五笔98
HDHY
斐  仓  颉
LYYK
四角号码
11400
汉字编号
5122

斐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fěi  ㄈㄟˇ

斐字笔顺

竖横横横竖横横横捺横撇捺 斐的笔顺

基本含义

fēi   ㄈㄟˉ ◎ 有文彩的:斐然(a.有文彩的样子,如“斐斐成章”;b.显著,如“成绩斐斐”)。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fěi 〈形〉 (1) (形声。从文,非声。从“文”,表示与文饰、彩饰有关。本义:五色相错的样子) (2) 同本义 [colorful] 斐,分别文也。——《说文》 君子豹变,其文斐也。——《易·革》 有斐君子。——《礼记·大学》。注:“有文章貌也。” 斐然成章。——《论语》 萋兮斐兮。——《诗·小雅·巷伯》 (3) 有文采的 [grand literary]。如:斐尔(斐然。有文采的样子);斐然成章(富有文采,文章可观)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fěi][《廣韻》敷尾切,上尾,敷。](1)有文彩貌。(2)发愤貌。狂放貌。参见“斐然”。(3)穿凿妄作貌。参见“斐然”。(4)犹翩然。参见“斐然”、“斐然嚮風”。[②][fēi][《集韻》匪微切,平微,非。]姓。春秋时晋国有斐豹。见《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音韵参考

[广 韵]:敷尾切,上7尾,fěi,止合三上微滂[平水韵]:上平五微·上声五尾[国 语]:fěi,fēi[粤 语]:fei2[闽南语]:hui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下】【文字部】 斐;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477第10【唐韻】【正韻】敷尾切【集韻】【韻會】妃尾切,𠀤音菲。【說文】分別文也。易曰:君子豹變,其文斐也。◎按今易革卦,斐作蔚。 又【詩·小雅】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傳】萋斐,文章相錯也。【朱傳】小文之貌。又同匪。【詩·衞風】有匪君子。【大學】作斐。 又【集韻】匪微切,音非。姓也。【左傳·襄二十三年】初斐豹隷也。 又逋眉切,音悲。義同。

字源字形

斐字字源字形

斐字组词

成绩斐然  斐斖  斐亹  斐韡  斐尾  斐什  斐如  斐然向风  斐然乡风  斐然成章  斐然  斐美  斐兰  斐锦  斐斐  斐尔  斐炳  斐变  狂斐  萋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