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飂的字典解释
liáo,liù

飂  部  首
部外笔画
11
飂总笔画
20
飂  结  构
右上开口
飂造字法
繁体字
飂统一码
U+98C2
飂五笔86
MTJE
飂五笔98
WTJE
飂  仓  颉
HNSMH
四角号码
77212
汉字编号

飂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liáo,liù  ㄌㄧㄠˊ,ㄌㄧㄡˋ

飂字笔顺

撇折撇竖折横竖横捺折捺横折捺横撇捺撇撇撇 飂的笔顺

基本含义

liù   ㄌㄧㄡˋ ◎ 飘:“飂兮若无止。” ◎ 古国名,在今中国河南省唐河县南。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liáo  另见 liù 词性变化 liù  〈名〉 (1) 西风 [west wind]。如:飂风(西风) (2) 风声;长风声 [sough and sigh] (3) 古国名 [Liu state]。在今河南省唐河县 (4) 姓 (5) 另见 liáo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liù][《廣韻》力救切,去宥,來。][《廣韻》力求切,平尤,來。](1)高风,风疾速貌。(2)指西风。参见“飂風”。(3)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八十里。(4)姓。高阳氏之后有飂氏。见宋罗泌《路史·疏仡纪·高阳》。[②][liáo][《集韻》憐蕭切,平蕭,來。]亦作“1”。(1)疾貌。参见“飂2戾”、“飂2淚”。(2)阴冷貌。(3)象声词。风声。参见“飂2戾”。

音韵参考

[广 韵]:力求切,下平18尤,liú,流開三平尤來[平水韵]:下平二萧·下平十一尤·去声二十六宥[粤 语]:lau4liu4[闽南语]:liu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下】【風字部】 飂;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414第20【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求切,音劉。高風貌。【淮南子·覽冥訓】至隂飂飂,至陽赫赫。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義同。【潘岳·西征賦】吐淸風之飂戾。【註】音聊。 又力救切,音溜。義同。 又【正韻】國名。高陽氏之後。【五音集韻】在南陽湘陽。 又姓。【左傳·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註】飂,國名。叔安,君名。【音義】力謬反。 又【集韻】力竹切,音六。義同。 【集韻】或作𩘷、飀,通作翏。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飂字字源字形小篆 飂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飂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飂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飂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飂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飂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飂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飂字组词

寒飂  飕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