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歰的字典解释

歰  部  首
部外笔画
10
歰总笔画
14
歰  结  构
左右结构
歰造字法
繁体字
歰统一码
U+6B70
歰五笔86
VYVH
歰五笔98
VYVH
歰  仓  颉
SIYMM
四角号码
17111
汉字编号

歰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sè  ㄙㄜˋ

歰字笔顺

折撇捺折撇捺竖横竖横竖横竖横 歰的笔顺

基本含义

sè   ㄙㄜˋ ◎ 古同“涩”。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sè][《廣韻》色立切,入緝,生。](1)不滑,滞涩。(2)口吃。(3)涩口,苦涩。[②][shà][《集韻》色甲切,入狎,生。]通“翣1”。棺羽饰。

音韵参考

[广 韵]:色立切,入26緝,she,深開三入侵B生[国 语]:sè,shà[粤 语]:saap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止字部】 歰;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576第43【唐韻】色立切【集韻】色入切,𠀤音濇。【說文】不滑也。【玉篇】難轉也。 又【博雅】歰,吃也。【揚子·方言】𧬯極,吃也。楚語也。或謂之軋,或謂之歰。【郭註】語歰難也。 又【六書故】水涸行艱謂之歰,味苦歰亦謂之歰。 又【集韻】色甲切,音箑。與翣同。棺羽飾也。【周禮·天官】縫人衣翣柳之材。【註】翣柳作接橮。鄭司農云:接讀爲歰,橮讀爲柳,皆棺飾。檀弓曰:周人牆置翣。《春秋傳》曰四歰不蹕。今《左傳》歰作翣。 【說文】从四止。【徐鉉曰】四皆止,故爲歰。當作歰。經典作歰。【集韻】或作澀、𣥒、澁。詳水部澀字註。歰从二𣥒。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歰字字源字形小篆 歰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歰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歰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歰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歰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歰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歰字组词

古歰  蹇歰  酢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