嵫
嵫 部 首
山
部外笔画
9
嵫总笔画
12
嵫 结 构
左右结构
嵫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嵫
嵫统一码
U+5D6B
嵫五笔86
MUXX
嵫五笔98
MUXX
嵫 仓 颉
UTVI
四角号码
28732
汉字编号
5174
嵫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zī ㄗ
嵫字笔顺
竖折竖捺撇横折折捺折折捺 嵫的笔顺
基本含义
● 嵫 zī ㄗˉ ◎ 〔崦嵫〕见“崦”。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嵫 zī (1) ——见“崦嵫”( yānzī): (2) 山名,在甘肃 (3) 古代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zī][《廣韻》子之切,平之,精。](1)崦嵫山的略称。参见“嵫景”。(2)见“嵫釐”。
音韵参考
[广 韵]:子之切,上平7之,zī,止開三平之精[平水韵]:上平四支[国 语]:zī[粤 语]:z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山字部】 嵫;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317第34【廣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津之切【正韻】津私切,𠀤音咨。崦嵫,山名。日所入處。見前崦字註。 又嵫山,在嵫陽縣北。 又嵫釐,峻險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崱屴嵫釐。◎按《王賦》嵫釐𡸟釐互見,音義𠀤同。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