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笐的字典解释
háng

笐  部  首
部外笔画
4
笐总笔画
10
笐  结  构
上下结构
笐造字法
繁体字
笐统一码
U+7B10
笐五笔86
TYMB
笐五笔98
TYWB
笐  仓  颉
HYHN
四角号码
88217
汉字编号

笐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háng  ㄏㄤˊ

笐字笔顺

撇横捺撇横捺捺横撇折 笐的笔顺

基本含义

háng   ㄏㄤˊ ◎ 竹子的行列。 ◎ 古代一种竹制弦乐器。 ◎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háng][《廣韻》古郎切,平唐,見。](1)用竹竿排成行列的架子。(2)引申为竹木架的通称。(3)架起;搁置。(4)一种装有横档便于悬挂禾把防止霉变的架状农具。

音韵参考

[广 韵]:古郎切,下平11唐,gāng,宕開一平唐見[粤 语]:hong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笐;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879第01【廣韻】古郞切【集韻】居郞切,𠀤音岡。竹列也。一曰絃加竹謂之笐。【爾雅·釋草】仲,無笐。【註】竹類也。 又【集韻】寒剛切,音杭。樂器有絃。一曰竹名。 又【廣韻】【集韻】𠀤下浪切,音亢。竹竿也,與𥮕同。 又【集韻】胡降切,音巷。挂衣架也。一曰竹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笐字字源字形小篆 笐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笐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笐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笐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笐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

笐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