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赬的字典解释
chēng

赬  部  首
部外笔画
9
赬总笔画
16
赬  结  构
左右结构
赬造字法
繁体字
赬统一码
U+8D6C
赬五笔86
FOHM
赬五笔98
FOHM
赬  仓  颉
GCYBC
四角号码
41286
汉字编号

赬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chēng  ㄔㄥ

赬字笔顺

横竖横撇竖撇捺竖横竖折横横横撇捺 赬的笔顺

基本含义

chēng   ㄔㄥˉ ◎ 见“赪”。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chēng][《廣韻》丑貞切,平清,徹。]亦作“1”。“竀1”的被通假字。“赪1”的繁体字。亦作“頳1”。(1)红。(2)指颜色变红。(3)指燃烧。

音韵参考

[广 韵]:丑貞切,下平14清,chēng,梗開三平清徹[平水韵]:下平八庚[粤 语]:ci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赤字部】 赬;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214第15【唐韻】丑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正韻】丑成切,𠀤音檉。【說文】䞓或从貞作赬。【爾雅·釋器】再染謂之赬。【註】赬,染赤。【詩·周南】魴魚赬尾。【傳】赬,赤也。魚勞則尾赤。【釋文】赬,說文作䞓。 又【集韻】通作竀。【左傳·哀十六年】如魚竀尾。【註】竀,赤色。俗作頳。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赬字字源字形小篆 赬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赬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赬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赬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赬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赬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赬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赬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