饐
饐 部 首
飠
部外笔画
12
饐总笔画
20
饐 结 构
左右结构
饐造字法
繁体字
饐
饐统一码
U+9950
饐五笔86
WYVU
饐五笔98
WVFU
饐 仓 颉
OIGBT
四角号码
84718
汉字编号
饐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yìyi4 ㄧˋyi4
饐字笔顺
撇捺捺折横横折捺横竖横捺折横竖折横捺撇横 饐的笔顺
基本含义
基本解释
● 饐 yì ㄧˋ ◎ (食物)腐败发臭:“食饐而餲。”
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饐 yì 〈动〉 (形声。从食,壹声。本义:食物经久发臭) 同本义 [food turns rotten]。如:饐饐(食物腐烂变质);饐热(食物发热变质)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汉语字典
[①][yì][《廣韻》乙冀切,去至,影。](1)食物经久腐臭。(2)古代的一种糕点。[②][yē][《集韻》一結切,入屑,影。](1)通“噎”。(2)通“咽”。声音滞涩。
音韵参考
[广 韵]:乙兾切,去6至,yì,止開三去脂B影[平水韵]:去声四寘[粤 语]:ji3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下】【食字部】 饐;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425第33〔古文〕䬥【廣韻】【集韻】【韻會】𠀤乙冀切,音懿。【玉篇】饐餲,臭味變。【說文】飯傷濕也。【爾雅·釋器】食饐謂之餲。【集韻】或作𩚂饖。 又【集韻】於例切,音餲。義同。又【集韻】一結切,音噎。【說文】飯窒也。【集韻】或作䭇噎。 又【集韻】益悉切,音壹。義同。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