觜
觜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zī,zuǐ ㄗ,ㄗㄨㄟˇ
觜字笔顺
竖横竖横撇折撇折撇折横横竖 觜的笔顺
基本含义
● 觜 zī ㄗˉ ◎ 星座,二十八宿之一。 ◎ 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觜 zī 〈名〉 (1) 即觜宿 [the 21st Chinese zodiacal constellation]。二十八宿之一,有觜[宿]一、(猎户座λ)觜[宿]二、(猎户座φ 1 )和觜[宿]三、(猎户座φ 2 )三颗星。如:觜觽(星座名。“觜宿”的早期名称);觜陬(十二星次之一) (2) 另见 zuǐ 词性变化 ◎ 觜 zuǐ 〈动〉 (1) 啄 [peck] 无声细下飞啐雪,有骨已剁觜春葱。——《杜甫语》 (2) 龇,露[牙] [bare (teeth)] 獠牙觜出赛银钉。——《西游记》 (3) 另见 zī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zī][《廣韻》即移切,平支,精。][《廣韻》姊規切,平支,精。](1)猫头鹰头上的毛角。(2)指形状像毛角。(3)星宿名。即觜宿。二十八宿之中白虎七宿的第六宿,有星三颗。(4)通“胔”。[②][zuǐ][《廣韻》即委切,上紙,精。](1)鸟嘴。(2)泛指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3)指芽。(4)啄。(5)谓以言刺人。
音韵参考
[广 韵]:即移切,上平5支,zī,止開三平支A精[平水韵]:上平四支·上声四纸[粤 语]:zeoi2z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角字部】 觜;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141第08【唐韻】【集韻】𠀤遵爲切,醉平聲。【說文】鴟舊頭上角觜也。 又星名。觜觿,西方宿也。【禮·月令】仲秋之月,日在角,旦觜觿中。【史記·天官書】觜觿,虎首,主葆旅事。 又次名。娵觜,室壁之次也。【爾雅·釋天】娵觜之口,營室東壁也。通作訾。【左傳·襄三十年】歲在娵訾之口。 又【類篇】龜屬。觜觿,與蟕蠵同。【後漢·文苑傳杜篤論都賦】甲瑇瑁,戕觜觿。【註】觜觿,大龜也。【集韻】或作𧥕。 又【廣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移切【正韻】津私切,𠀤音貲。又【唐韻】胏宜切【集韻】津垂切,𠀤音厜。義𠀤同。 又【唐韻】【韻會】【正韻】卽委切【集韻】祖委切,𠀤厜上聲。義同。 又【廣韻】喙也。【南齊書·劉休傳】武人厲其觜吻。【潘岳·射雉賦】列膆破觜。 【集韻】或作𠲋嘴𠾋。𠾋原从㭰作。又𠲿、㭰,同。考證:〔【說文】鴟𡚒頭上角觜也。〕 謹照原文𡚒改舊。舊卽鵂字。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觜字组词
丹觜 毒觜 凤觜 鹄觜靴 鹤觜锄 红觜 红桐觜 铧觜 角觜 金雅觜 金鸦觜 口觜 蜡觜 利觜 麟角凤觜 驴脣马觜 驴唇马觜 鸟觜 沙觜 山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