螣
螣 部 首
虫
部外笔画
10
螣总笔画
16
螣 结 构
左右结构
螣造字法
左形右声
繁体字
螣
螣统一码
U+87A3
螣五笔86
EUDJ
螣五笔98
EUGJ
螣 仓 颉
BFQI
四角号码
79236
汉字编号
8049
螣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téng ㄊㄥˊ
螣字笔顺
撇折横横捺撇横横撇捺竖折横竖横捺 螣的笔顺
基本含义
● 螣 téng ㄊㄥˊ ◎ 〔螣蛇〕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飞的蛇。亦作“腾蛇”。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螣 téng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téng][《廣韻》徒登切,平登,定。][《廣韻》直稔切,上寢,澄。]见“螣蛇”。[②][tè][《廣韻》徒得切,入德,定。]同“蟘1”。吃苗叶的害虫。
音韵参考
[上古音]:职部定母,d?k[广 韵]:徒登切,下平17登,téng,曾開一平登定[平水韵]:下平十蒸·上声二十六寝·入声十三职[粤 语]:dak6tang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螣;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093第46【唐韻】【集韻】【正韻】𠀤徒登切,音騰。【說文】神蛇也。【爾雅·釋魚】螣,螣蛇。【疏】蛇似龍者也,名螣。一名螣蛇。能興雲霧,而遊其中也。【荀子·勸學篇】螣蛇無足而飛。 又【正韻】呈稔切,音朕。義同。 又【唐韻】徒得切,音特。【詩·小雅】去其螟螣。【傳】食葉曰螣。【陸璣疏】螣,蝗也。【許愼云】吏乞貸則生螣。 又【唐韻古音】音代。義同。 亦作𧈩。【說文】作𧎢。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