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趯的字典解释

趯  部  首
部外笔画
14
趯总笔画
21
趯  结  构
右上开口
趯造字法
繁体字
趯统一码
U+8DAF
趯五笔86
FHNY
趯五笔98
FHNY
趯  仓  颉
GOSMG
四角号码
47801
汉字编号
8269

趯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tì  ㄊㄧˋ

趯字笔顺

横竖横竖横撇捺折捺横折捺横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趯的笔顺

基本含义

tì   ㄊㄧˋ ◎ 〔趯趯〕跳跃的样子,如“趯趯阜螽。”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tì  〈动〉 (1) 跳跃 [jump] 趯,踊也。——《说文》 涌趯那阴。——《汉书·李寻传》 趯趯阜螽。——《诗·召南·草虫》 (2) 又如:(跳跃的样子;跳动的样子);趯然(跳跃的样子) (3) 踢 [kick] 趯倒葫芦掉却琴,倒行直上卧牛岭。——吕岩《绝句》词性变化 tì  〈名〉 中国汉字的笔画之一:挑(自左下挑向右上) [upward cut in Chinese calligraphy]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tì][《廣韻》他歷切,入錫,透。](1)跳。(2)踢。(3)击;敲。(4)书法笔划之一。笔锋上出者谓之趯。(5)通“籊”。参见“趯趯”。[②][yuè][《集韻》弋灼切,入藥,以。]同“躍1”。

音韵参考

[广 韵]:他歷切,入23錫,ti,梗開四入青透[平水韵]:入声十二锡[粤 语]:tik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走字部】 趯;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220第42【廣韻】以灼切【集韻】弋灼切,𠀤音躍。【說文】踊也。【前漢·李尋傳】涌趯邪隂。【註】師古曰:趯與躍同。【後漢·班固傳】南趯朱垠。【註】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歷切,音逖。跳貌。同䢰。【詩·召南】趯趯阜螽。【傳】躍也。【釋文】趯,託歷切。【博雅】趯趯,跳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趯字字源字形小篆 趯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趯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趯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趯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趯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趯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趯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趯字组词

距趯  跳趯  涌趯  逾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