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餟的字典解释
chuò

餟  部  首
部外笔画
8
餟总笔画
16
餟  结  构
左右结构
餟造字法
繁体字
餟统一码
U+991F
餟五笔86
WYVC
餟五笔98
WVCC
餟  仓  颉
OIEEE
四角号码
87747
汉字编号

餟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chuò  ㄔㄨㄛˋ

餟字笔顺

撇捺捺折横横折捺折捺折捺折捺折捺 餟的笔顺

基本含义

chuò   ㄔㄨㄛˋ ◎ 古同“啜”。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zhuì][《廣韻》陟衛切,去祭,知。][《廣韻》陟劣切,入薛,知。]亦作“腏1”。(1)同“醊”。祭奠时以酒浇在地上。参见“餟食”、“餟酹”。(2)饮、喝。

音韵参考

[广 韵]:陟衛切,去13祭,zhuì,蟹合三去祭B知[平水韵]:去声八霁·入声九屑[粤 语]:zeoi3zyut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下】【食字部】 餟;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421第25【唐韻】陟衞切【集韻】【韻會】株衞切,𠀤音綴。【玉篇】祭酹也,餽也。【史記·武帝紀】其下四方地爲餟食。【註】索隱曰:餟謂聮續而祭之。【正義曰】謂繞壇設諸神祭座,相連綴也。【前漢·郊祀志】作腏。【循吏傳】作醊。 又【廣韻】陟劣切【集韻】株劣切,𠀤音輟。義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餟字字源字形小篆 餟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餟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餟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餟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餟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餟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餟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餟字组词

哺餟  祭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