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埝的字典解释
niàn

埝  部  首
部外笔画
8
埝总笔画
11
埝  结  构
左右结构;右
埝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埝统一码
U+57DD
埝五笔86
FWYN
埝五笔98
FWYN
埝  仓  颉
GOIP
四角号码
48132
汉字编号
4729

埝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niàn  ㄋㄧㄢˋ

埝字笔顺

横竖横撇捺捺折捺折捺捺 埝的笔顺

基本含义

niàn  ㄋㄧㄢˋ ◎ 用土筑成的小堤或副堤,土埂。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niàn  〈名〉 (1) 田里或浅水里用于挡水的土埂 [a low bank between fields]。如:打埝 (2) 淮北盐场交货、换船的地方叫埝 [dock]。也称为堰。如:太平埝;临浦埝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diàn][《廣韻》都念切,去,端。]地面凹陷。[②][niàn](1)河堤。(2)指田里或浅水里挡水的土埂。(3)淮北盐场交货、换船之地名“埝”。

音韵参考

[广 韵]:都念切,去56??,diàn,咸開四去添端[国 语]:niàn[粤 语]:nap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中】【土字部】 埝;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230第15【廣韻】【集韻】𠀤都念切,音店。【說文】下也。引春秋傳:墊或作埝。 又【廣韻】奴協切【集韻】【韻會】諾叶切,𠀤音攝。益也。又陷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埝字字源字形小篆 埝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埝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埝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埝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埝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埝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埝字组词

进埝  塘埝  子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