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邠的字典解释
bīn

邠  部  首
部外笔画
4
邠总笔画
6
邠  结  构
左右结构
邠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邠统一码
U+90A0
邠五笔86
WVBH
邠五笔98
WVBH
邠  仓  颉
CHNL
四角号码
87227
汉字编号
6547

邠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īn  ㄅㄧㄣ

邠字笔顺

撇捺折撇折竖 邠的笔顺

基本含义

bīn   ㄅㄧㄣˉ ◎ 古同“豳”,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 ◎ 邠县,在中国陕西省。今作“彬县”。 ◎ 古通“彬”,有文彩:“斐如邠如,虎豹文如。”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īn  〈形〉 (1) 通“彬”。有文采 [of unusual literary talent] 斐如邠如,虎豹文如。——扬雄《太玄·文》 钦顺仲夏之吉日,遵并大道邠或。——《大戴礼记·公符篇》 (2) 通“缤”。缤纷,繁盛貌 [disorderly;numerous] 朱绿之画,邠盼丽光。——扬雄《蜀都赋》 (3) 又如:邠盼(缤纷。文彩美盛的样子)词性变化 bīn  〈名〉 同“豳”。古代诸侯国名 [Bin state]。周后稷的曾孙公刘由邰迁居于此,在今陕西彬县。如:邠国(古代传说的西方极远之国);邠疆(邠地边界);邠风(即《豳风》)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bīn][《廣韻》府巾切,平真,幫。](1)同“豳”。古代诸侯国名。周后稷的曾孙公刘由邰迁居于此。在今陝西省彬县。(2)古州县名。汉晋新平郡,西魏于郡置豳州,唐置邠州,历代因之。清直隶陕西省,辖三水、淳化、长武三县。民国改州为县。今改称彬县。(3)通“彬”。文彩盛貌。

音韵参考

[广 韵]:府巾切,上平17眞,bīn,臻開三平眞B幫[平水韵]:上平十一真[粤 语]:ba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邠;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268第22【廣韻】府巾切【集韻】悲巾切【韻會】補巾切,𠀤音賔。【說文】周太王國,在右扶風美陽縣,亦作豳。互詳豕部豳字註。 又【廣韻】州名,今屬陝西西安府。 又與彬同。文貌。【揚子·太𤣥經】斐如邠如,虎豹文如。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邠字字源字形小篆 邠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邠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邠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邠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邠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邠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邠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邠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