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餲的字典解释
ài,hé

餲  部  首
部外笔画
9
餲总笔画
17
餲  结  构
左右结构
餲造字法
繁体字
餲统一码
U+9932
餲五笔86
WYVN
餲五笔98
WVJN
餲  仓  颉
OIAPV
四角号码
86727
汉字编号

餲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ài,hé  ㄞˋ,ㄏㄜˊ

餲字笔顺

撇捺捺折横横折捺竖折横横撇折撇捺折 餲的笔顺

基本含义

ài   ㄞˋ ◎ (食物)经久而变味:“食饐而餲。”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ài  〈形〉 (1) 食物经久而变味 [putrid]。如:餲饐(食物败坏变味) (2) 另见 hé基本词义 hé 〈名〉 (1) 寒具的别名。又称馓子。一种油炸饼类食品 [cakes] 餲,饼名。——《广韵》 餲饼,煎面作蝎虫形也。——《和名类聚抄》 (2) 另见 ài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ài][《廣韻》於犗切,去夬,影。][《廣韻》於罽切,去祭,影。][《廣韻》烏葛切,入曷,影。](1)食物经久而腐臭变味。(2)物品变臭。[②][hé][《廣韻》胡葛切,入曷,匣。]寒具的别名。又称馓子。一种油炸食品。

音韵参考

[上古音]:月部喻三母,hat[广 韵]:於罽切,去13祭,yì,蟹開三去祭B影[平水韵]:去声八霁·去声十卦·入声七易[粤 语]:aai3aat3[闽南语]:ai1,au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下】【食字部】 餲;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423第09【廣韻】【集韻】於例切【韻會】於罽切,𠀤音䋵。【玉篇】飯臭也。【爾雅·釋器】食饐謂之餲。【註】飯穢臭。【論語】食饐而餲。【集韻】或作饐。 又【廣韻】烏葛切【集韻】【正韻】阿葛切【韻會】阿曷切,𠀤音遏。又【集韻】【正韻】𠀤於邁切,音嗄。又【廣韻】於戒切【集韻】【韻會】乙界切,𠀤音噫。義𠀤同。或作䬵。 又【廣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𠀤音曷。義同。 又【廣韻】餠名。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餲字字源字形小篆 餲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餲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餲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餲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餲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餲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餲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餲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