魃
魃 部 首
鬼
部外笔画
5
魃总笔画
14
魃 结 构
右上开口
魃造字法
繁体字
魃
魃统一码
U+9B43
魃五笔86
RQCC
魃五笔98
RQCY
魃 仓 颉
HIIKK
四角号码
23514
汉字编号
5759
魃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á ㄅㄚˊ
魃字笔顺
撇竖折横横撇折折捺横撇折捺捺 魃的笔顺
基本含义
● 魃 bá ㄅㄚˊ ◎ 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旱魃。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魃 bá 〈名〉 (1) 旱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鬼 [legandary demon causing drought] 魃,旱鬼也。从鬼,犮声。——《说文》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诗·大雅·云汉》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山海经·大荒北经》 (2) 又如:旱魃(古代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魃虐(旱灾);魃蜮(鬼蜮)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bá][《廣韻》蒲撥切,入末,並。]神话传说中的旱神。
音韵参考
[广 韵]:蒲撥切,入13末,bó,山合一入桓並[平水韵]:入声七易[粤 语]:baat6[闽南语]:poat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鬼字部】 魃;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461第24【唐韻】薄撥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𠀤音跋。【說文】旱鬼也。《周禮》有赤魃氏,除牆屋之物也。○按《周禮·秋官》作赤犮。註:赤犮,猶言捇拔也。【詩·大雅】旱魃爲虐。【傳】旱神也。【禮·異經】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