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荩的字典解释
jìn

荩  部  首
部外笔画
6
荩总笔画
9
荩  结  构
上下结构
荩造字法
繁体字
荩统一码
U+8369
荩五笔86
ANYU
荩五笔98
ANYU
荩  仓  颉
TSOY
四角号码
44303
汉字编号
4134

荩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jìn  ㄐㄧㄣˋ

荩字笔顺

横竖竖折横撇捺捺捺 荩的笔顺

基本含义

(藎) jìn  ㄐㄧㄣˋ ◎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细,叶卵状披针形,茎和叶可做黄色染料,纤维可做造纸原料。通称“荩草”;亦称“黄草”。 ◎ 古同“进”:荩臣(原指帝王所进用的臣子,后称忠诚之臣)。 ◎ 古同“烬”,没有烧尽的柴草。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藎 jìn  〈名〉 (1) 荩草 [hispid arthraxon]。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Arthraxon hispidus ),茎很细,花灰绿色或带紫色,茎和叶可做黄色染料,纤维可做造纸原料。如:荩箧(用荩草编织而成的箱箧) (2) 烧剩的柴木。也泛指剩余的事物。通“烬” [ashes]。如:荩滞(乐声的余音逐渐微弱)词性变化 藎 jìn  〈形〉 (1) 通“进”。进用。后引申为忠诚 [loyal] 王之荩臣,无念尔祖。——《诗·大雅·文王》 (2) 又如:荩臣(忠臣);荩言(忠言);荩谋(竭忠尽善的谋略);荩猷(荩谋)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jìn][《廣韻》徐刃切,去震,邪。]“荩1”的繁体字。(1)草名。即荩草。(2)通“進”。进用。后引申为忠诚。(3)通“燼”。剩馀。

音韵参考

[平水韵]:上声十一轸·去声十二震[粤 语]:zeo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藎;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031第38【唐韻】【韻會】𠀤徐刃切,音燼。【本草】藎草,一名黃草,一名盭草,可染黃。 又【爾雅·釋詁】藎,進也。【詩·大雅】王之藎臣。【疏】藎,忠愛之篤,進進無巳也。 又【揚子·方言】藎,餘也。周鄭之閒曰藎。【註】遺餘。【馬融·長笛賦】藎滯抗絕。 又秦、晉之閒炊薪不盡曰藎。 或作𧃤𦳒。又𧂰。考證:〔【揚子·方言】藎,餘也。【註】遺餘,周鄭之閒曰藎。〕 謹照原文註遺餘三字,移於周鄭之閒曰藎下。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荩字字源字形小篆 荩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荩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荩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荩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

荩字组词

诚荩  荩猷  荩言  荩献  荩箧  荩谋  荩筹  荩臣  荩草  亮荩  忠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