腄
腄 部 首
月
部外笔画
8
腄总笔画
12
腄 结 构
左右结构
腄造字法
繁体字
腄
腄统一码
U+8144
腄五笔86
ETGF
腄五笔98
ETGF
腄 仓 颉
BHJM
四角号码
72215
汉字编号
腄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chuí ㄔㄨㄟˊ
腄字笔顺
撇折横横撇横竖横竖竖横横 腄的笔顺
基本含义
● 腄 chuí ㄔㄨㄟˊ ◎ 趼,手、脚掌上因长期摩擦形成的硬皮。 ◎ 马或鸟胫上的结骨。 ◎ 臀。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chuí][《廣韻》竹垂切,平支,知。]瘢胝,茧疤。参见“腄腄”。[②][zhuì][《廣韻》馳僞切,去寘,澄。][《廣韻》羽求切,平尤,云。]古县名。在今山东省烟台市。
音韵参考
[广 韵]:竹垂切,上平5支,zhuī,止合三平支B知[平水韵]:上平四支·去声四寘[粤 语]:ceo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下】【肉字部】 腄;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986第05【唐韻】竹垂切【集韻】【韻會】株垂切,𠀤音箠。【說文】瘢胝也。一曰馬及鳥脛上結骨。李舟說。 又【集韻】【韻會】𠀤是爲切,音垂,臀也。 又縣名。【史記·秦始皇紀】過黃腄。【註】東萊有黃縣,腄縣。十三州志,牟平縣,古腄縣也。又【主父偃傳】起於東腄琅邪負海之郡。 又【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正韻】直類切,𠀤音縋。縣名。在東萊。 又【集韻】視隹切,音誰。又傳追切,音椎。又樹僞切,音瑞。又【廣韻】羽求切【集韻】于求切,𠀤音尤。義𠀤同。 又【集韻】崇懷切,音𢶀。本作䐯。䐯膗,形惡。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腄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