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
違 部 首
辶
部外笔画
9
違总笔画
12
違 结 构
右上开口
違造字法
繁体字
違
違统一码
U+9055
違五笔86
NHKP
違五笔98
NKGP
違 仓 颉
YDMQ
四角号码
34305
汉字编号
違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wéi ㄨㄟˊ
違字笔顺
折竖横竖折横横折竖捺折捺 違的笔顺
基本含义
● 違 wéi ㄨㄟˊ ◎ 见“违”。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wéi][《廣韻》雨非切,平微,云。]“违1”的繁体字。(1)离开;离别。(2)相距;距离。(3)违背;违反。(4)避开。(5)出走;逃亡。(6)远。(7)差异;不一致。(8)过失;错误。(9)邪行;不正。(10)改变。(11)恨;怨恨。(12)不如意;不顺心。(13)叹词。咏叹之声。(14)通“韙”。是。[②][huí][《集韻》胡隈切,平灰,匣。]通“回1”。“违2”的繁体字。(1)掉转。(2)返回。
音韵参考
[上古音]:微部喻三母,hiu?i[广 韵]:雨非切,上平8微,wéi,止合三平微云[平水韵]:上平五微[粤 语]:wai4[闽南语]:ui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辵字部】 違;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262第11【唐韻】羽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𠀤音幃。【說文】離也。【廣韻】背也。【書·堯典】靜言庸違。【註】行事則違背之也。 又【正韻】避也,去之也。【易·乾卦】憂則違之。【註】知難而避也。【禮·表記】事君三違,而不出境。【註】違猶去也。【論語】違之之一邦。 又【韻會】奔放曰違。【左傳·宣十年】凡諸侯之大夫違。【疏】窘迫而奔,及以禮見放,通謂之違。 又邪惡也,過失也。【左傳·桓二年】昭德塞違。【註】塞違,謂閉塞邪違也。【後漢·百官志】有違失,則劾奏。 又蓄怨也。【書·無逸】否則厥心違怨。【註】違怨者,怨之蓄于中也。 又【韻會】依違,不決也。一作猗違。【前漢·律歷志】依違以惟,未能修明。又【孔光傳】猗違者連歲。【註】猶依違也。依且違,言兩可也。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違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