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鼛的字典解释
gāo

鼛  部  首
部外笔画
8
鼛总笔画
21
鼛  结  构
上下结构
鼛造字法
繁体字
鼛统一码
U+9F1B
鼛五笔86
FKUK
鼛五笔98
FKUK
鼛  仓  颉
GEHOR
四角号码
44604
汉字编号

鼛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gāo  ㄍㄠ

鼛字笔顺

横竖横竖折横捺撇横横竖折捺撇折捺竖捺竖折横 鼛的笔顺

基本含义

gāo   ㄍㄠˉ ◎ 古代有事时用来召集人的一种大鼓:“以鼛鼓鼓役事。”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gāo][《廣韻》古勞切,平豪,见。](1)大鼓。古代用于奏乐。(2)古代用于役事的鼓,长一丈二尺。

音韵参考

[上古音]:幽部見母,ku[广 韵]:古勞切,下平6豪,gāo,效開一平豪見[平水韵]:下平四豪[粤 语]:gou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鼓字部】 鼛;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526第31【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𠀤音高。【說文】大鼓也。【廣韻】役事,車鼓長丈二尺。【周禮·地官·鼓人】以鼛鼓鼓役事。【詩·大雅】鼛鼓弗勝。 又本作臯。【周禮·冬官考工記】爲臯鼓,長尋有四尺。 又叶居尤切,音鳩。【詩·小雅】鼓鐘伐鼛,淮有三洲。又𡅦。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鼛字字源字形小篆 鼛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鼛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鼛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鼛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鼛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鼛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鼛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鼛字组词

云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