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僰的字典解释

僰  部  首
部外笔画
12
僰总笔画
14
僰  结  构
上下结构
僰造字法
会意
繁体字
僰统一码
U+50F0
僰五笔86
GMIW
僰五笔98
SMSW
僰  仓  颉
DBO
四角号码
55809
汉字编号
5670

僰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ó  ㄅㄛˊ

僰字笔顺

横竖折竖撇捺横竖折竖撇捺撇捺 僰的笔顺

基本含义

bó  ㄅㄛˊ ◎ 中国古代称西南地区的某一少数民族。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ó  〈名〉 中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名 [Bo nationality]。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为中心的今川南以及滇东一带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bó][《廣韻》蒲北切,入德,並。](1)逼迫。(2)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亦指僰人所居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音韵参考

[广 韵]:蒲北切,入25德,bó,曾開一入登並[平水韵]:入声十三职[国 语]:bó[粤 语]:baak6bok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中】【人字部】 僰;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18第01【唐韻】蒲北切【集韻】鼻墨切,𠀤音匐。【禮·王制】屛之遠方,西方曰僰。【註】僰,偪也,使之偪寄於荒遠也。又【說文】犍爲蠻夷也。【田汝成·炎徼紀聞】僰人在漢爲犍爲郡,在唐爲于矢部,蓋南詔東鄙也。【揚雄·長楊賦】羌僰東馳。 【說文】作僰。从人棘聲。或作𠍷。考證:〔【禮·王制】屛之遠方,西曰僰。〕 謹照原文西字下增方字。〔【說文】作僰。从人,在棘中。〕 謹照原文在棘中改爲棘聲。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僰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僰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僰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僰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僰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僰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僰字组词

爨僰  蛮僰  邛僰  西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