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鄭 部 首
阝
部外笔画
12
鄭总笔画
14
鄭 结 构
左右结构
鄭造字法
繁体字
鄭
鄭统一码
U+912D
鄭五笔86
USGB
鄭五笔98
USGB
鄭 仓 颉
TKNL
四角号码
87827
汉字编号
鄭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zhèng ㄓㄥˋ
鄭字笔顺
捺撇横竖折撇折横横横撇捺折竖 鄭的笔顺
基本含义
● 鄭 zhèng ㄓㄥˋ ◎ 见“郑”。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zhèng][《廣韻》直正切,去勁,澄。]“郑1”的繁体字。(1)古国名。春秋国名。姬姓。本周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弟友于此。在今陕西华县西北。(2)古国名。隋末,王世充自立为王,国号郑,都洛阳,后为唐所灭。(3)指春秋郑国民间歌乐。(4)引申为淫靡。(5)见“鄭重”。(6)姓。
音韵参考
[广 韵]:直正切,去45勁,zhèng,梗開三去清澄[平水韵]:去声二十四敬[粤 语]:zeng6zing6[闽南语]:teN7,tiN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鄭;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277第30【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正切,音㽀。國名。【釋名】鄭,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鄭本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爲鄭。桓公寄孥與賄于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于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于新邑,是爲新鄭。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 又南鄭,縣名。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爲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一統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桓公歿,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 又【廣韻】鄭重,殷勤之意。【前漢·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集韻】鄭滅于韓,子孫因以國爲氏。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鄭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