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悱的字典解释
fěi

悱  部  首
部外笔画
8
悱总笔画
11
悱  结  构
左右结构
悱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悱统一码
U+60B1
悱五笔86
NDJD
悱五笔98
NHDD
悱  仓  颉
PLMY
四角号码
91011
汉字编号
4985

悱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fěi  ㄈㄟˇ

悱字笔顺

捺捺竖竖横横横竖横横横 悱的笔顺

基本含义

fěi  ㄈㄟˇ ◎ 想说可是不能够恰当地说出来:悱愤(忧思蓄积)。悱恻。不悱不发。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fěi  〈形〉 (1) 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be desirous but unable to speak out]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2) 又如:悱悱(抑郁于心而未能表达貌);悱发(欲说而不能,有待别人开导启发)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fěi][《廣韻》敷尾切,上尾,敷。]想说而未能说出。《论语·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集注:“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一说为哀怨。

音韵参考

[广 韵]:敷尾切,上7尾,fěi,止合三上微滂[平水韵]:上声五尾[国 语]:fěi[粤 语]:fei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上】【心字部】 悱;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388第36【廣韻】【正韻】敷尾切【集韻】【韻會】妃尾切,𠀤音斐。【論語】不悱不發。【朱註】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集韻】或作㥱。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悱字字源字形小篆 悱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悱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悱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悱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悱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悱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悱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悱字组词

不悱不发  恻悱  缠緜悱恻  缠绵悱恻  悱怨  悱亹  悱愤  悱悱  悱发  悱怵  悱恻缠緜  悱恻缠绵  悱恻  愤悱  恳恳悱悱  怨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