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繈的字典解释
qiǎng

繈  部  首
部外笔画
11
繈总笔画
17
繈  结  构
左右结构
繈造字法
繁体字
繈统一码
U+7E48
繈五笔86
XXCJ
繈五笔98
XXCJ
繈  仓  颉
VFNII
四角号码
23936
汉字编号

繈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qiǎng  ㄑㄧㄤˇ

繈字笔顺

折折捺捺捺捺折横折折捺竖折横竖横捺 繈的笔顺

基本含义

qiǎng   ㄑㄧㄤˇ ◎ 同“繦”。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qiǎng][《廣韻》居兩切,上養,見。]亦作“繈1”。(1)绳索。特指穿钱的绳索。亦指穿好绳的钱贯。(2)通“襁”。背小儿用的布带。参见“繦緥”。

音韵参考

[广 韵]:居兩切,上36養,jiǎng,宕開三上陽見[平水韵]:上声二十二养[粤 语]:koeng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繈;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937第10【唐韻】居兩切【集韻】【類篇】【韻會】舉兩切【正韻】居仰切,𠀤音繈。【說文】捔類也。 又【玉篇】錢貫也。【前漢·食貨志】臧繈千萬。【廣韻】俗作鏹。 又【集韻】與襁同。【史記·衞將軍傳】靑子在繈褓中。【註】繈長尺二寸,闊八寸,以約小兒于背也。 又【廣韻】繈絲有纇。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繈字字源字形小篆 繈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繈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繈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繈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繈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繈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繈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