鷭
鷭 部 首
鳥
部外笔画
12
鷭总笔画
23
鷭 结 构
左右结构
鷭造字法
繁体字
鷭
鷭统一码
U+9DED
鷭五笔86
TOLO
鷭五笔98
TOLO
鷭 仓 颉
HWHAF
四角号码
27627
汉字编号
8130
鷭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fán ㄈㄢˊ
鷭字笔顺
撇捺撇横竖撇捺竖折横竖横撇竖折横横横折捺捺捺捺
基本含义
● 鷭 fán ㄈㄢˊ ◎ 〔鷭?〕古书上说的一种鸟。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鷭 fán 〈名〉 水鸟名。鷭鸟 [coot],形状略像鸡,身体黑灰色或黑褐色,前额有红色块状物。生活在沼泽或河、湖岸边,捕食昆虫、小鱼等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fán][《廣韻》附袁切,平元,奉。]水鸟名。形似鸡,背羽暗青灰色,腹面灰黑色,腹部中央灰白色,脚暗绿色。常栖河湖近旁。善游泳,以昆虫、鱼贝为食。头、颈具有角质裸出部分,称为骨顶,俗称白骨顶的为大鷭,红骨顶的为小鷭。
音韵参考
[广 韵]:附袁切,上平22元,fán,山合三平元並[粤 语]:faan1faan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中】【鳥字部】 鷭; 康熙笔画:23; 页码:页1500第39【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𠀤音煩。【廣韻】鷭鵃。又【玉篇】府袁切,音蕃。義同。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鷭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