輹
輹 部 首
車
部外笔画
9
輹总笔画
16
輹 结 构
上下结构
輹造字法
繁体字
輹
輹统一码
U+8F39
輹五笔86
LTJT
輹五笔98
LTJT
輹 仓 颉
JJOAE
四角号码
58047
汉字编号
輹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fù ㄈㄨˋ
輹字笔顺
横竖折横横横竖撇横竖折横横撇折捺 輹的笔顺
基本含义
● 輹 fù ㄈㄨˋ ◎ 车伏兔,即垫在车箱和车轴之间的木块。上面承载车箱,下面呈弧形,架在轴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輹 fù 〈名〉 古代在车轴下面束缚车轴的东西,也叫伏兔,輹用于大车 [axle sleeve] 輹,车轴缚也。——《说文》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fù][《廣韻》方六切,入屋,非。]捆绑车伏兔与车轴的绳索。《说文·車部》:“輹,車軸縛也。”段玉裁注:“謂以革若絲之類纏束於軸,以固軸也。縛者,束也。”《易·大畜》:“輿説輹。”陆德明释文:“輹,車下縛也。”章炳麟《訄书·分镇匡谬》:“若其檢式羣下,和齊縣内,微革更官制,則猶篆車之無輹,而丁時者或未意是也。”一说指车箱底板伏兔。古代车子上钩连车箱底板与车轴的部件。
音韵参考
[广 韵]:方六切,入1屋,fu,通開三入東幫[平水韵]:入声一屋[粤 语]:fuk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車字部】 輹;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246第25【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六切,音福。【說文】車下縛也。【廣韻】車伏兔也。【集韻】車軸縛也。【釋名】車伏兔又曰輹,輹伏也,伏于軸上也。【易·大畜】輿脫輹。又【大壯】壯于大輿之輹。 又【集韻】芳六切,音蝮。義同。考證:〔【釋名】輹,伏也。曰伏兔者,伏于軸上似之也。〕 謹照原文釋名下改車伏兔又曰輹,輹伏也,伏于軸上也。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