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鑬的字典解释
jiàn

鑬  部  首
部外笔画
16
鑬总笔画
24
鑬  结  构
左右结构
鑬造字法
繁体字
鑬统一码
U+946C
鑬五笔86
QAHQ
鑬五笔98
QAHQ
鑬  仓  颉
CSIU
四角号码
88112
汉字编号

鑬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jiàn  ㄐㄧㄢˋ

鑬字笔顺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横竖折横竖折撇横捺竖折横横横撇折 鑬的笔顺

基本含义

jiàn   ㄐㄧㄢˋ ◎ 古同“鉴”。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jiàn][《廣韻》格懺切,去鑑,見。][《廣韻》古銜切,平銜,見。]“濫5”的被通假字。亦作“鑒1”。亦作“鑬1”。(1)古器名。形似大盆,有耳。青铜制,盛行于东周。或盛水,大的可作浴盆;或盛冰,用来冷藏食物。有时借为照影之用。(2)指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亦称“鑑諸”、“鑑燧”。(3)镜子。(1)多为青铜制成。有的刻有铭文,用以自戒。《庄子·德充符》:“鑑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成玄英疏:“鑑,鏡也。”宋司马光《初见白发慨然感怀》诗:“留爲鑑中銘,晨夕思乾乾。”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古云:臨鑑立影。”(2)即阳燧。铜或铜锡合金制成的向日取火的凹镜。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杂说》:“鑑向日而火至,方諸向月而水至。”(3)古人衣带上的装饰物,一种小镜子。《左传·定公六年》:“昭公之難,君將以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鑑;苟可以納之,擇用一焉。”杜预注:“鞶帶而以鏡爲飾也。今西方羌胡猶然,古之遺服。”一说一种玉饰。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读〈左传·庄公〉》:“鑑以玉爲之也。”(4)光,光泽。(5)比喻明洁如镜的水面。(6)照;映照。(7)照察,审辨。(8)指照察审辨的能力。(9)引为教训的事。(10)指引为教训。(11)敬词。旧式书信用在开头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如大鉴、台鉴、钧鉴。(12)编年史的一种名称。(13)通“監1”。参见“鑑寐”、“鑑昧”。(14)姓。明有鑑桑。见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僻姓》。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備考】【戌集】【金字部】 鑬; 康熙笔画:24; 页码:页1326第26【龍龕】同鑑。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鑬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鑬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鑬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

鑬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