韠
韠 部 首
韋
部外笔画
10
韠总笔画
19
韠 结 构
左右结构
韠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韠
韠统一码
U+97E0
韠五笔86
NHKF
韠五笔98
NKGG
韠 仓 颉
DQWTJ
四角号码
46554
汉字编号
韠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ì ㄅㄧˋ
韠字笔顺
折竖横竖折横横折竖竖折横横横竖竖横横竖 韠的笔顺
基本含义
● 韠 bì ㄅㄧˋ ◎ 蔽膝,古代一种遮蔽在身前的皮制服饰:“庶见素韠兮。”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bì][《廣韻》卑吉切,入質,幫。]皮制的蔽膝。古代朝觐或祭祀用以遮蔽在衣裳前。
音韵参考
[上古音]:质部帮母,piet[广 韵]:卑吉切,入5質,bi,臻開三入眞A幫[粤 语]:bat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韋字部】 韠;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395第10【唐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璧吉切,𠀤音必。【說文】韍也。所以蔽前。以韋。下廣二尺,上廣一尺,其頸五寸。一命縕韠,再命赤韠。从韋畢聲。【廣韻】胡服蔽膝。【詩·檜風】庶見素韠兮。又【小雅·采菽箋】芾,太古蔽膝之象也。冕服謂之芾,其他服謂之韠。【疏】韍、韠俱是蔽膝之象,其制同。【禮·玉藻】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韋。【註】此𤣥端服之韠也。韠之言蔽也。凡韠以韋爲之,必象裳色。【廣韻】或作㻫。俗作鞸。【集韻】通作縪。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