摈
摈 部 首
扌
部外笔画
10
摈总笔画
13
摈 结 构
左右结构
摈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擯
摈统一码
U+6448
摈五笔86
RPRW
摈五笔98
RPRW
摈 仓 颉
QJOC
四角号码
53081
汉字编号
5361
摈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ìn ㄅㄧㄣˋ
摈字笔顺
横竖横捺捺折撇竖横竖横撇捺 摈的笔顺
基本含义
● 摈 (擯) bìn ㄅㄧㄣˋ ◎ 排除,抛弃:摈弃。摈除。摈黜(罢黜并放逐)。摈诸门外。 ◎ 古同“傧”,迎宾。
英文翻译
◎ 摈 discard get rid of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摈 擯 bìn 〈动〉 (1) 排斥;弃绝 [discard;get rid of] 摈,相排斥也。——《玉篇》 贤者摈于朝。——《淮南子·说林训》 六国从亲以摈秦。——《战国策·赵策》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狱中诗》 (2) 又如:摈兑(除掉;以命换命);摈落(排去,弃而不用);摈压(受到排斥压迫) (3) 通“傧”。导引宾客 [guide] 宗人摈。——《仪礼·有司彻》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 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周礼·司仪》 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则摈。——《周礼·小行人》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bìn][《廣韻》必刃切,去震,幫。]“摈1”的繁体字。“賓2”的被通假字。(1)排斥;弃绝。(2)指傅姆。(3)通“儐”。接待宾客。
音韵参考
[平水韵]:去声十二震[国 语]:bìn[粤 语]:ban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擯;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449第08【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必仞切,賓去聲。斥也,棄也。【崔寔政論】寡不勝衆,遂見擯棄。 又與儐同。導賓也。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在主曰擯,在客曰介。【禮·聘義】卿爲上擯,大夫爲承擯,士爲紹擯。【疏】承者,承副上擯也。紹者,繼續承擯也。【周禮·秋官·小行人】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則擯。【註】擯而見之王,使得親言也。 又【正韻】𤰞民切,音賓。義同。通作賓。俗作𢷤。字源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