嫋
嫋 部 首
女
部外笔画
10
嫋总笔画
13
嫋 结 构
左右结构
嫋造字法
繁体字
嫋
嫋统一码
U+5ACB
嫋五笔86
VXUU
嫋五笔98
VXUU
嫋 仓 颉
VNMM
四角号码
47427
汉字编号
嫋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niǎo ㄋㄧㄠˇ
嫋字笔顺
折撇横折横折捺横折横折捺横 嫋的笔顺
基本含义
● 嫋 niǎo ㄋㄧㄠˇ ◎ 同“袅”。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niǎo][《廣韻》奴鳥切,上篠,泥。]亦作“嬝1”。(1)纤长柔美貌。(2)摇曳;扭动。(3)飘舞。(4)悠扬婉转。参见“嫋嫋”。
音韵参考
[广 韵]:奴鳥切,上29篠,niǎo,效開四上蕭泥[平水韵]:上声十七筱·入声十药[唐 音]:*ne?u[国 语]:niǎo[粤 语]:niu5[闽南语]:liau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下】【女字部】 嫋;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269第05【廣韻】奴鳥切【集韻】【韻會】【正韻】乃了切,𠀤音褭。風動貌。【楚辭·九歌】嫋嫋兮秋風。 又長弱貌。【鮑照詩】嫋嫋柳垂條。 又悠揚貌。【蘇軾·赤壁賦】餘音嫋嫋。【六書故】與裊通。俗作嬝。 又【集韻】【韻會】日灼切【正韻】如灼切,𠀤音弱。長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娬媚姌嫋。 又【集韻】昵格切,音蹃。又乃歷切,音溺。義𠀤同。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