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声色俱厉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ēng

声色俱厉

拼音shēng sè jù lì

含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晋书·明帝纪》:“(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日:‘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典故出处

  • 《晋书·明帝纪》:“(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日:‘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近义词

  • 疾言厉色、正言厉色

反义词

  • 和颜悦色

英文翻译

  • loud voice and stern expression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成语举例:达夫更决绝地说了一句,“不停办我是不寄稿的!”说得有点声色俱厉的程度。(郭沫若《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的语气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色,不能读作“shǎi”。
    成语辨形:厉,不能写作“历”。
    成语辨析:声色俱厉和“正颜厉色”;都有“语言态度严厉”的意思;但声色俱厉偏重在态度凶;“正颜厉色”偏重指表情严肃。
    成语谜面:霹雳火;雷鸣电闪

成语故事

  • 唐朝翰林学士韦绶的儿子韦温在父亲死后出来做官,但他始终牢记父亲的遗训不能当翰林学士。唐文宗非常赏识韦温的才干,决定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但韦温拒不接受。唐文宗声色俱厉去问他为什么,他只好承认是父命难违。

详细解释

  • 声色俱厉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声”、“色”、“俱”、“厉”组成。声音指的是说话或发出的声音,色指的是表情或神态,俱表示同时存在,厉表示强烈、剧烈。声色俱厉形容人的声音和表情非常激烈,充满威势和力量,通常用来形容说话或表演时的慷慨激昂、气势磅礴。

使用场景

  • 声色俱厉常用于描述演讲、辩论、表演等场合中,形容人的言辞或表情激烈有力,有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怒气冲冲、威风凛凛的样子。

故事起源

  • 关于声色俱厉的起源,目前尚无确切的故事或典故记载。这个成语可能是根据中国古代诗词、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描述的激烈场景和人物形象而来。

成语结构

  • 声色俱厉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演讲声色俱厉,让人深受感动。2. 在辩论中,他的言辞声色俱厉,让对手无言以对。3. 她的表演声色俱厉,将角色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声色俱厉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舞台上,声音洪亮有力,神情激动,手势夸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声色俱厉相关的成语,如声威赫赫、声东击西等。同时,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声音和表情的成语,如声情并茂、色彩缤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故事的时候,声色俱厉地描述了一个可怕的怪物。2. 初中生:在辩论比赛中,他的言辞声色俱厉,赢得了全场的掌声。3. 高中生: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非常出色,声色俱厉地展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拆字解意

声色俱厉成语造句

  • 声色俱厉造句(精选54条)

    1、一直以来,森小绵都是声色俱厉,她第一次露出了软弱无助的表情。2、孩子做错了事,应该对他讲明道理,耐心教育,不要声色俱厉地责骂。3、政委主持了会议,他态度严肃,声色俱厉。4、门外站着一个身材壮硕的汉子,长着一张麻子脸,手里提着长鞭,声色俱...

  • 声色俱厉造句,声色俱厉的意思(精选12条)

    语义说明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使用类别用在「激愤恼怒」的表述上。例句01、老师一反平日的温和,声色俱厉地要求我们团结。02、我是为你好,才会在你犯错时,声色俱厉地斥责你。03、警察声色俱厉地喝住歹徒,要他立即放下武器投降。04、母亲说...

  • 声色俱厉造句(精选11条)

    1、他发出的命令是坚定的但从不声色俱厉。2、老师一反平日的温和,声色俱厉地要求我们团结。3、他演讲到结束时,声色俱厉地喊起杀贼救国的口号,让在场纺听众热血奔腾。4、弟弟这次的过错实在无法轻饶,难怪母亲声色俱厉地责骂他。5、老板声色俱厉的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