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
拼音yì hū bǎi yìng
含义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典故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近义词
一呼百诺、应者云集、响应风从
反义词
孤立无援、孤家寡人、孤掌难鸣
英文翻译
be able to rally multitudes at one's call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成语举例:农会会员漫山遍野,梭镖短棍一呼百应,土匪无处藏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应,不能读作“yīnɡ”。
成语辨形:呼,不能写作“乎”。
成语辨析:见“一呼百诺”。
成语谜面:读九九
歇后语:劳动号子
详细解释
- 表示只要发出一声呼唤,就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形容号召力强,能够迅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领导力强、号召力大的人或组织,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能够迅速得到回应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檀道济的官员,他非常善于治理百姓,深受人民的爱戴。有一次,檀道济在街上巡视时,突然喊了一声:“来人啊!”结果,街上的人纷纷赶来,以为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就用“一呼百应”来形容能够迅速得到众人响应的场景。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属于形容词性短语。
例句
- 1. 领导的号召一呼百应,大家纷纷行动起来。2. 这个项目的计划非常好,一呼百应,大家都愿意支持。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发出呼唤声,然后一百个人同时应声而来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召之即来”、“一诺千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一呼百应,同学们都站起来排队了。2. 初中生:班长的号令一呼百应,大家集体行动起来。3. 高中生:在学校活动中,学生会的号召一呼百应,同学们积极参与。4. 大学生:社团组织的招募活动一呼百应,许多学生都加入了。5. 成年人:公司领导的号召一呼百应,大家都全力以赴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