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瞎马
拼音máng rén xiā mǎ
含义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近义词
履冰临渊、履薄临深
英文翻译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成语举例:我不能叫你盲人瞎马地去乱闯。(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盲,不能读作“wánɡ”。
成语辨形:盲,不能写作“肓”。
成语辨析:盲人瞎马表示由于乱碰乱闯而处境危险;或由于不明情况;处境艰难;“履冰临渊”则含有因处境艰难危险而心存戒备、小心谨慎的意思。
成语故事
东晋文学家顾恺之到殷仲堪家中做客,恒温的儿子恒玄也在,三人高兴抽签玩文字游戏,就“危”字他们说道:“矛头淅米剑头炊”、“百岁老翁攀枯枝”、“井上辘轳卧婴儿”,旁人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独眼的殷仲堪十分不悦。
详细解释
- 盲人瞎马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管理混乱,无人掌控的局面。其中,“盲人”指的是看不见的人,代表没有眼睛的人,而“瞎马”则指的是瞎了眼睛的马,代表没有主见的马。整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像盲人骑瞎马一样,没有方向感,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导致事情无法正常进行。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组织、团队或项目管理混乱,无人掌控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公司的管理层无能,导致公司运作不顺利;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的领导缺乏决策能力,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盲人和一个瞎马,盲人骑在瞎马上四处乱走,结果两个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最终迷失了方向。这个故事通过盲人和瞎马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管理混乱,无人掌控的局面。
成语结构
- 盲人瞎马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盲人”是名词,“瞎马”是名词。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管理太混乱了,完全是盲人瞎马。2. 这个团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整个团队就像盲人骑瞎马一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盲人骑在一匹瞎了眼睛的马上四处乱走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这个成语与管理混乱,无人掌控的局面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比如“亡羊补牢”、“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等,可以帮助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班级的管理太乱了,就像盲人骑瞎马一样。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领导缺乏决策能力,整个学校就像盲人瞎马。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导致整个国家陷入了盲人瞎马的局面。